蒙氏源流可追溯到西周时期,蒙氏先祖是居住于山东沂蒙山一带的蒙山公。秦帝国时,蒙氏受到重用,功勋卓著,百姓爱戴,但在秦始皇逝世后,蒙恬将军被奸人陷害,蒙氏一族便开始遭难,后世颠沛流离,散落在中华大地的各个角落。
唐宋时期,蒙氏人才辈出,《蒙氏族谱》记载:“宋隆兴二年(1165)尚书右仆射同书门下平章事叶颐撰文为宋朝蒙氏(仁化)二修族谱序云:粤自三代以来,其为名世也远矣,晶晶然翅翅工然,天下知有之蒙姓氏也。秦汉之时,裂而复合,合而复涣,其间四布而不纪之矣。唐之大宗,参考天下谱牌,退新门,进望族,左膏梁,右寒微,合二百九十三姓,千六日五十家,而蒙氏亦在其参考中。自唐奕世之祖,代有伟人,不绝如线,以至于今德位繁衍,遂为天下右族氏地,而又有谱牒,以贻后人…。” 可见,蒙氏族人在历史长河中留下过浓重的印记。虽然先祖遭难,但后世并未自暴自弃,虽各自流落他乡,但他们不屈不挠,重整族风,兴旺蒙氏。优秀的家风族规可造就一门望族,蒙氏也该是这样,他们在艰难险境中不忘家风教导,不忘先人寄语,勤勤恳恳,历经多朝,造就了属于他们的辉煌。 蒙氏的家风祖训构成了蒙氏文化最重要的部分。通过调查了解,东宗公后裔来到连山后,就将蒙氏文化带到了这里,他们定居后,为明确辈份,便编排了“蒙氏辈分诗”,每一新生的蒙氏族人需按照此诗取名,且规定后裔应避用历代祖先用过的名字,以表敬重先人;如发现起用同名的,后出生的要让先出生者用,以示尊长和睦;此外还规定,后裔生育的子女冠名后,就在当年清明祭祖时向祖先报喜,并向当年的理事登记后,向族众公布新生族裔的名字,以免后生冠名重复。 蒙氏辈分诗
继祖恩惠广,隆祯集万祥。
春晖和锦绣,润泽毓书香。
景胜丰华茂,群英谱鸿章。
康宁添福寿,承前裕后强。
繁荣聚富盛,兴科达文明。
贤谋创大业,发展满环星。
青松沾焕彩,兰桂兆纷呈。
裔彦成俊杰,民安庆世平。
(摘自蒙洞村《蒙氏族谱》
从取名便能看出来,蒙氏一族对于先祖先辈非常敬重。后世通过祖辈记载、先辈口传找到了一些有关蒙氏家风和祖训的文字,并随着时代变迁,不断完善,形成了现在的“蒙氏族训”和“蒙氏宗规”。 蒙氏族训
一、重教育,讲仁义。
ニ、亲师友,习礼仪。
三、崇五爱,守法纪。
四、爱老幼,别尊卑。
五、通古今,辨是非。
六、择善交,勿诈欺。
七、宽待人,严律己。
八、务勤俭,戒淫侈。
九、慎婚配,睦家里。 ·
十、安职业,识良机。
十一、惩骄吝,办实事。
十二、遵族训,昌盛矣。
(注:五爱:爱祖国、爱人民,爱劳动,爱科学、爱社会主义。)
蒙氏宗规
一、族人昌盛,乡约当遵,孝顺父母,尊敬长辈,爱护妇幼。 四、族谱者,族史也。所载祖宗名讳,孝子慈孙,子孙百世目可得睹。 五、节俭当崇,夫俭以节财,勤以集事,保家之上务也。 为了让蒙氏族人理解宗规,每一条规定后面其实都有相应的解释,这里因篇幅问题就不再赘述,族训与宗规也完全展示出蒙氏一族的价值观。我们今天或许很少有家庭能用文字规定出家风祖训等内容,但是不可否认,每个家庭都有自己潜在的价值观,更有一些约定俗成的规矩,一个家庭或者一个家族的兴衰,和这些都不能分开。 (图片截取自公众号“蒙氏文化传播”)
(石鼓蒙是用石鼓文字元素组合创作而成一个新的石鼓文字。石鼓文是中国九大镇国之宝;中国第一古物;被历代书家视为“书家第一法则”;约有2800年历史,著名书法篆刻家、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、广西大学教授蒙汉良采用最早《唐拓精本石鼓文》本石鼓文四字中元素创作集成,开创了大篆蒙字的先河。)
蒙氏一族经历过辉煌,也遭受过磨难,如今蒙氏族人遍布全中国、海内外,一代更有才人出,依靠的就是骨子里所传承的宗规族训,蒙氏文化倡导的价值观与当今国家所倡导的价值观极其吻合,可见,优良的家风能够助推家族兴旺,优质的文化能够推动社会进步。
免责声明: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,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。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,感谢每一位的分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