藏于故宫博物院的中国九大镇国之宝――石鼓文
中国九大镇国之宝-----秦石鼓文
全球最大的搜索平台百度百科词条收录的 “石鼓蒙”。
2015年6月27日,来自广东、广西、海南、湖南、江西、贵州等地的25名宗亲代表相约广州越秀召开“蒙氏各地宗亲联络办”(以下简称“联络办”)第一次筹备研讨交流会。联络办秘书组组长蒙裕兴在会上提出评选蒙氏族徽的意见,引起了与会宗亲的共鸣,一致同意选择适当时机在全国范围内征集蒙氏族徽设计样稿,进行评选定稿工作。基于当时情况,筹备研讨会小组委托宗亲蒙汉良(著名书法家、篆刻家,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,广西大学、肇庆学院客座教授,,百度百科学术委员会委员、全国首届现代篆刻艺术大展首届评委、蒙恬书画院院长,时任中华蒙氏宗亲联络办文化交流组组长),负责研究、搜集、整理出几个有代表性的“蒙”字,供中华蒙氏宗亲推选。作为蒙氏族徽的主体标志“蒙”字,代表中华蒙氏的精神、文化、核心。根据广西蒙氏经济发展联谊会会长蒙仁会上提议:蒙氏族徽上的“蒙”字一定要有代表性、权威性、有文化内涵、出自名碑法帖,因蒙氏家族兴旺于秦前或秦朝时期,文字也选择秦前或秦朝时期的字体。
蒙汉良宗亲接到这光荣、神圣而艰巨的任务后, 翻阅、查找、搜集了古今大量的名碑法帖,最终选出的“蒙”字离三大要求甚远。蒙汉良根据自己探索、研究书艺几十年的经验,提出适合中华蒙氏的大胆想法:用“中国第一古物”,秦朝前期的大篆字体,国宝石鼓文元素创作“蒙”字。
蒙汉良采用最早《唐拓精本石鼓文》本,分别用四个石鼓文字元素创作,于8月份完成,命名为“石鼓蒙”。后经蒙氏各地宗亲联络办推出评选,得到中华蒙氏大多数宗亲的认可、喜欢,联络办徽标即改用“石鼓蒙”。桂林蒙氏宗亲联谊会、贵州荔波全国宗亲联谊会会徽也率先采用。之后中华蒙氏网、灵山蒙氏宗亲联谊会、广西蒙氏文化传播有限公司、广西蒙氏经济发展联谊会、柳州蒙氏宗亲联谊会、贵州省蒙氏宗亲会、海南省蒙氏宗亲会、中华蒙氏文化研究会筹委会、罗城蒙氏宗亲联谊会、马山蒙氏宗亲联谊会等等,相逐采用石鼓蒙作为会徽、会旗、会标。
2016年5月13日,蒙汉良收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版权局国作登字-2016-F-00271344号美术作品著作权人蒙汉良作品《石鼓蒙》审核通过的证书。全球最大的搜索平台百度也收录“石鼓蒙”百科词条。
石鼓文是在唐朝贞观年间一位放羊老汉发现于的陕西凤翔府陈仓山,又称“陈仓石鼓”。在每个石鼓上面都镌刻 “石鼓文”,这些神秘文字,笔法奇异,竟无人能识。乡民惊为天赐神物竟然焚香跪拜。解放战争后期,蒋介石想把石鼓运至台湾,因飞机超载,10面石鼓只好留下,终得保全。现存放于北京故宫博物院。成为今日唯一能看见的传国之宝。被康有为誉为“中国第一古物”, 2013年1月1日《国家人文历史》杂志推出“秦石鼓文”是中国九大镇国之宝。石鼓文是集大篆之成,开小篆之先河,在书法史上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。石鼓文被历代书家视为习篆书的重要范本,故有“书家第一法则”之称誉。
《石鼓蒙》用国宝石鼓文元素创作而成,能完好地保持石鼓文字的古朴、浑雄、圆劲、丰神,有强悍的霸主气势,皇者气象。
《石鼓蒙》福泽中华蒙氏裔孙无穷尽 !
免责声明: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,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。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,感谢每一位的分享。